从2017年6月我院与附属邵逸夫医院成为签约协作医院以来,常有邵医的专家们在我院坐诊,但对于邵逸夫医院的管理和文化并无更深层次的了解。初夏时节,在医院的统一安排下我有幸被派赴邵逸夫医院进行了为期2周的培训学习。
期间我先后到邵逸夫医院庆春院区和下沙院区实地参观学习。通过与医保办老师们的沟通交流、聆听讲座、旁听会议、参与学习讨论等,使我开阔了眼界,感受颇多,借此与大家分享。
一、文化管理铸就邵医精神
邵逸夫医院的使命:最大可能地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医院的服务理念:给您真诚、信心和爱;医院核心价值观:正直真诚、关爱尊重、敬业奉献、凝聚合作、优质高效;医院的目标:建设技术一流、设备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的具有国内示范水平的研究型现代化国际医院。
走进邵逸夫医院的门诊及住院大楼“给您真诚、信心和爱”这几个字随即映入眼帘,就连邵医志愿者蓝马夹上也印着,让前来就诊的患者心中感受到一丝暖意,瞬间拉近了医患间的距离。在这样一个技术设备一流、服务管理先进同时又充满关爱的医疗环境中就诊让患者感到安心和舒心。在和邵逸夫医院老师们的交往中我也感受到,无论面对的是患者还是同事,邵医人真诚友善、谦谦有礼的待人做事风格,让人备感温暖。
邵医夜景及医院的服务理念标语
二、邵医首创医疗服务模式,关注患者就医体验
与生俱来的“洋背景”和美国式的管理印记使邵逸夫医院“一出生便风华正茂”,成为业内公认的医院管理典范。首家实行委员会管理制度、首推Attending负责制(主诊医生负责制)、建院起就实行全院不加床、门诊看病一人一诊室、室内禁烟、成立发送调配部、配备病区秘书,并设立入院准备中心,实现床位最高效利用。2017年全年出院量13.19万人次,较2016年增长了16.9%,平均住院日6.52天。建立完善的服务与支持系统,提高医疗的效率和效果,实实在在关注患者的就医体验。医院完全实现医嘱电子化和无线医护网络,使医护人员能够专注于病人服务,让医生、护士真正“回到病人身边”。2017年全年门急诊量285.48万人次,较2016年增长了16.32%;2017年住院手术量6.39万人次,较2016年增长了19.2%。
三、健全的制度,精细化的管理
邵医的医保办目前由1位主任、2位物价专员及6位医保工作人员组成。9个人需兼顾两个院区的医保物价管理工作。庆春院区承担了医保、物价主要的管理工作,下沙院区只在一站式服务中心设立医保相关业务办理窗口。科内各项制度健全,岗位职责分工明确,并对科室员工实行精细化管理,建有员工档案。每个岗位有不同的工作职责及素质能力要求,根据岗位职责及工作质量制定员工考核评价表,每年评价一次,作为员工的评先、评优条件。
四、依托信息化,服务临床更高效
该院医保办依托医院IT的给力支持落实医保、物价的各项管理并与临床进行有效对接。比如说:若有患者在前一次住院时有较多金额的费用漏收了,在前期相关科室做过备案后,等该患者来门诊复查时医生的诊间就会给予及时的提醒,可以帮助医院追回漏收的费用;若医生在给住院医保患者开自费药品或诊疗时,医生诊间会自动跳出一张附有该患者相关信息的自费告知书,医生只需直接打印后让患者签字即可,确保医保病人自费告知的落实到位;各类医保违规规则及单病种病人控费情况在医生诊间能实时予以准确提醒,确保临床诊疗时的正确操作。
与医院IT工程师对医保管理软件设计进行沟通交流
五、注重协作、沟通顺畅
在日常工作中临床科室若有新开展的项目或有新开设的科室都会积极与医保办联系,双方进行有效对接后会尽快予以落实,遇到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完成的工作时,牵头科室会发起一个简短的会议讨论并高效落实。从而保证了临床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
下沙分院肿瘤科的化疗日间病房开展前讨论会及胃镜室新业务开展前沟通
六、利用一切资源,做好院内各类知识普及工作
在各门诊楼层以各种形式宣传医院最先进的技术和医院文化,让第一次去邵逸夫就诊的患者能对医院有大致地了解。邵医的电脑屏保内容也很特别,屏保内容被默认设置为各类知识荟萃。有院感知识、传染病宣教、工作着装要求、消防安全知识、十九大报告学习、一些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应急虚拟网电话等等。每个科室的门背后都贴有火灾、停水、停电等21种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流程图。各类宣教内容耳濡目染地灌输给每位员工。
电脑屏保上医院各类宣教知识
短短两周的邵医培训,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从实际出发,借鉴邵医管理经验模式并应用到工作当中,更好地服务临床及患者,为医院的发展作出应尽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