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医院注重人文,精细化管理等在全国的医学界独树一帜,再加上前几期同事轮训回来的各种介绍,由此内心对邵逸夫医院产生一种向往。借此在医院安排的轮训中,我满怀憧憬走入邵逸夫。
一、走:第一次走入邵逸夫庆春院区,不大的地方,一半建筑还拆了暂时做为临时停车场,停车场上停满了来自全省各地的车,仔细一看浙D牌照的特多。门诊大厅不大,估计是我们医院的一半大,导医台,收费窗口,且四周摆满了自助机,加上看病的患者就显得很拥挤了。候诊大厅是一个八角型的中空天井,中间设置的病人休息椅上全是人,想要找个凳子坐都要眼疾手快才行。其中两边是门诊药房,早上九、十点钟和下午两三点钟都是高峰,一直排着队,严重影响通行。各诊室间的走廊很狭窄,有人坐在休息椅上,其他人从旁边走过就不很利索,大家交谈都轻声细语,没有人大声喧哗。走了一圈,感觉环境狭小拥挤,这估计是当时医院庆春路总院建设距今已二十多年,在当时看来是引进美国先进理念的医院格局,已不太适应现在病人爆棚的现状,其规模及患者就医环境还不如地区级医院,与我内心中高大上的邵逸夫有差距。
二、看:用脚走过的邵逸夫医院沉下心仔细地用心看一看,却能发现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深厚人文关怀深植在医院的各个角落及每位员工心中,才使得整个医院在如此多的患者,在如此狭窄的空间下运行顺畅。 繁忙的停车场忙而不乱,后面进,前面出,在敬业的安保人员指挥下每辆停放的井然有序。医院大门两侧的液晶大屏幕轮番滚动播放各种资讯,门诊大厅虽然狭小,人员拥挤,但就诊患者在志工及安保人员的帮忙下井然有序。导医台的员工忙碌地为患者提供帮助但始终保持着微笑。明亮干净的大厅,厕所洁净无异味,医院各处洁白的墙壁上张贴着各种带着医院公众微信号的就医标识,地标简洁明了,信息化的气息无不体现在医院的各个角落,哪怕是第一次来就诊的患者都能一目了然,若有不明需询问,附近的志愿者能立即帮上忙。在门诊的角落里设置了医保办公室和门诊办公室,门诊病历及出院病历同署办公,办公区域都很小却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办理相关业务。门诊每层都设护士站,面积很小,里面有一到两个护士值班,负责病人的引导和量血压、测体温,值得一提的是量血压,血压计和我们门诊的一样,但要先刷卡,量完血压后数据自动记录在就医卡中,方便医生读取数据。门诊诊室面积都很小,不一定有窗,而且没有固定标示牌,只是医生坐诊时才会在门上挂一块某某专科或专家的牌,估计是诊室紧张,需要综合利用的原因。每个诊室虽小,但很温馨简洁,都做到了医生患者一对一周到的服务,护士很热心,看到患者都会问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因办公用房紧张,楼与楼的过道都设置了门诊各科的办公室及会议室,并把外墙建成了医院的文化长廊,推开各会议室都能看到用英文交流的各种会议讲座。住院楼的一楼建设得如宾馆大堂,豪华安静,各种告知都处于醒目的地方。
三、问:进修管理的最主要方法的就是双方相互沟通交流,从走到看,给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我需要找到答案,邵逸夫医院监察室主任沈水珍老师帮我解开了这个疑惑。首先她给我讲解了医院的历史及目前的现状,同时指出医院能取得目前成绩的原因就是建院时起点高,招聘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引进及制定符合医院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先进的管理模式, 二十多年来,医院始终以“建设技术一流、管理一流、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综合性国家三甲医院”的发展目标,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的管理理念,把“给您真诚、信心和爱”的服务理念落实到临床照护的方方面面,把“患者需求至上”的照护体系融入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为患者提供最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使每一个员工的服务理念及价值核心观达成统一,并完成共同的医院目标和使命。所以目前邵逸夫医院犹如是一座高效的良性循环的人才加工厂,只要有能力,想做事且有共同目标和价值观的人一定能做出成绩的。这也是目前邵逸夫医院的目标和宗旨。同时沈主任就监察室的工作性质同我展开探讨,她指出监察室目前工作就如同临床医生一样在治病救人,虽然目前很多人都不认同此观点,且经常被误会,但我们还是应报以大格局小情怀的境界处理好每一件事,为了医院和每一位员工的利益及声誉,关键时刻需要及时的提出警示,尽可能的让自己成为避免严重事件发生及恶化的最后一道防线,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四、悟:走的是环境,看的是人文,问的是制度,邵逸夫医院为啥能在短短几十年就能在全国一枝独秀,就如邵逸夫医院的监察主任沈老师所讲的一是人才,二是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和使命感,三是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同样,我们中医院目前在历史政策大好机遇下,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再苦干几年,振兴中医院的目标一定会实现的。
经过两周的实地走访,接受的信息量有点大,需要沉淀及消化并转化成实际行动服务于医院及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