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呜……,妈妈!妈妈!我要爸爸、妈妈”,3月27日上午,我院手术室麻醉复苏室心电监护仪嘀……嘀……的背景声中忽然冒出了稚嫩的呜咽声。4岁小男孩铖铖刚刚进行了拇指的清创切复固定手术,麻醉中苏醒的他开始呼唤起爸爸、妈妈来。
麻醉师们听到哭声立即上前安慰他,可是随着麻醉的苏醒,小男孩反而越闹越凶了。如果其挣扎乱动很可能对刚手术完的伤口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影响到之后的功能恢复。可是按照规定,小男孩的父母又不能进手术室来。
术后患儿哭着找妈妈
正在大家忙乱而无奈之时,一位身穿红色背心的党员志愿者健步向这边走来,她看了一眼小男孩,慈爱的目光立即让小孩平静了不少。紧接着她凑近小男孩,一边轻柔得护着他受伤的小手,一边与他攀谈起动画片或幼儿读物中的小英雄,问他“是不是也想成为和他们一样的英雄啊?”小男孩眨了眨眼,点点头。“小英雄,男子汉可是不能哭鼻子的哦!”听着听着,小男孩渐渐的不哭也不闹了。之后我们的志愿者同志还鼓励小男孩要听医生伯伯和护士阿姨的话,争取早日康复出院,就又可以和爸爸、妈妈或小朋友们在明媚的阳光下快乐的玩耍。小男孩乖乖得微笑着点了点头。
小英雄,男子汉可是不能哭鼻子的哦
送走小男孩,大家对这位志愿者竖起了大拇指。那她到底是谁呢?竟能迅速把小孩哄得如此听话!原来她就是我院著名的儿科专家倪晓红副院长。今天是她以普通党员身份来参加“杏林先锋”志愿服务的。正好碰上了小孩的手术,倪副院长以娴熟的技巧,安抚了小男孩,也解了手术室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