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诊疗活动中,经常有病患与家属找我们骨伤科医生来问我们骨折有什么要忌口的?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东西不能吃的?
今天我们来谈谈
怎样通过食疗
来促进
骨折的愈合吧!
骨折病人的忌口是相对而言的。广义上讲不需要忌口,狭义上讲还得注意一下饮食结构。中医把骨折治疗分早、中、晚三期,每一个治疗周期根据疾病的发展过程都有相对应的治疗方法。所以,在每个治疗周期对骨折患者的饮食也有相对的要求。
早期,约伤后1-2周内,受伤部位淤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淤,行气消散为主。中医认为,淤不去则骨不能生,淤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淤为骨折愈合之首要。而且骨折患者刚刚经受了创伤的打击,精神与肉体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尤其是下肢与脊柱损伤的病人,必须卧床休养,打乱了正常生活与工作的规律,势必造成情绪低落,故胃口一定受到影响,吃任何东西都没味道。
这个时候除了配合医生的治疗,做些适当的功能锻炼外,病人应该树立治疗的信心,吃一些清淡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汁、面条、馄饨、粥、软饭等,供给的食物必须少含渣滓,便于咀嚼和消化,烹调时须切碎煮软,不宜油煎、油炸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给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煲鸡,炖水鱼,否则,淤血积滞,难以消散,使骨痂生成迟缓,影响日后肢体功能的恢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会刺激骨折端,加速局部出血,会加重肿胀程度。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消化食物。
■ ■■■■
中期约伤后3-6周,淤血大部吸收,治疗宜和,中医以和营止痛,去淤生新,接骨续筋为主。这一时期,病人往往经过治疗,疾病所致的肿痛明显消退,绝大部分病人由住院治疗转为回家调养,本地人都讲究以脏补脏的原则,往往大量购买猪蹄、筒骨给病人吃,实际上,象猪蹄、筒骨等高脂肪类的食物,含钙低,且不宜吸收,反而会使得血液中血脂含量增加,从而导致血液的粘稠性增加,骨折之后本身机体就处于一种高凝状态,特别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从而导致血栓;还容易使脂肪在身体里堆积,更不利于骨折的愈合。
所以这一时期饮食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如:牛奶、酸奶、鸡蛋、鱼肉等易吸收的高蛋白营养食物。维生素也必不可少,补充维生素以水果、蔬菜为主,水果象山楂、鲜枣、草莓、桂圆、荔枝、柑橘、苹果、猕猴桃、蓝莓、西瓜之类的;蔬菜如西红柿、苋菜、青菜、包菜、萝卜、甜椒、油菜薹、花椰菜、甘蓝、苦瓜、豆瓣菜、绿花菜等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促进骨折端坏死的吸收,肿胀的消退和骨痂的生长。
后期约6周以后,中医认为治疗宜补 ,通过补益肝肾、补气血 ,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 ,以及舒筋活络。这一时期,绝大部分病人已经下床活动,加大肢体的功能锻炼,心情与胃口基本正常,除了正常的饮食外,不能吃的太过单一,别人一说哪个东西对骨折愈合好就单吃这种食物,这不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更不利骨折的愈合。
骨折后期还是更建议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象鱼、鸡肉、牛羊肉、虾皮、蛋、瘦肉、豆类食品等。鱼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骨折后可以服用各种鱼类,鱼中的蛋白质更容易吸收。还可以喝些豆浆,比较实惠,而且效果很好,豆浆中富含不少蛋白质和钙,是最经济实用的,价格也不贵,大众都能消费得起。对于老年患者,还可以补充一些蛋白质粉。饮食结构还是多样化,使营养全面均衡。
另外民间还讲究“发食”,认为病人吃了容易使疾病往坏的方面发展。实际上所谓的发食,医学上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患疾病的食物。病人在骨折以前没有什么基础疾病,或者对某些食物无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就无需担心“发食”。
骨折病人需要经常晒太阳,因为皮肤里面有一种胆固醇,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在体内变成维生素D3,然后在我们的肝脏、肾脏完成转化,最后才能变成活性的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但晒太阳不一定要把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推荐9到11点,这时候的阳光紫外线系数低,对皮肤伤害不大,时间20分钟以下为宜;通风、阳光充足的室内也可以。另外骨折后由于久坐不动,容易引发便秘及血栓,此时应多喝些水来保证肠道畅通及血液稀释。
在骨折期间要尽量避免大量饮酒、抽烟,避免浓茶咖啡、过量糖类摄入,以减少钙质的流失,抽烟会使局部的血液循环受阻,血管壁增厚,影响骨折端的血液循环,影响骨折愈合。过量食用糖类,可导致钙被大量损耗,不利于骨折患者的康复。过多的白糖还会使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维生素B1不足,将大大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影响功能的恢复。
最后,骨折患者吃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必须根据骨折患者的全身情况,在骨折的不同时期,对饮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患者要谨遵医嘱,合理饮食,医患配合,使身体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