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与经验,开阔思路,拓宽视野,提升中医医疗服务水准,强化内涵学科建设,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4月8日-9日,由邵静松副院长带队,医务、护理、中药剂科、治未病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共10人赴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参观学习。
考察组首先来到广东省中医院。陈全福副院长向考察人员作详细介绍了多年来不断探索公立中医院的服务模式和长效发展机制,加强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不断发扬中医特色、优势,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有效举措。考察组参观了治未病中心、传统疗法中心、慢病管理中心、体质辨识中心、康复中心等,感受到广东省中医院不愧为中国中医院的一面旗帜,“南粤杏林第一家”名不虚传。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分为“辨识体检中心”“健康调养咨询门诊”“传统疗法中心”等三大板块,环环相扣。前来就诊的患者一般先到辨识体检中心,做西医体检和中医体质辨识,明白自己属于哪种体质,易患什么疾病,随后到“健康调养咨询门诊”,请中医药专家把脉开方,专家根据体质辨识报告、体检结果制定健康调养计划,指导如何正确养生保健。最后再到“传统疗法中心”,根据中医辨证选择针灸、按摩、熏蒸等不同的中医干预方案进行调理。此外,广东省中医院在2009年开始通过举办“杏林寻宝、护士跟师拜师活动”等方式推动中医药特色疗法传承、创新与发展,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随后考察组还参观了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该院康复科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设13个病区共575张床位,科室中医特色明显,西医康复贴近临床,开展神经康复、骨科康复以及疼痛康复,以针刺、灸法、正骨法为中医特色,分为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以及康复工程4个专业。在该院还还观摩了针尖上的非遗——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飞针。
最后考察了有“特区国医之窗”的深圳市中医院,它始建于1975年,包含福田院区、光明院区、针灸医院和科教中心“一院四区”。参观了深圳市中医院国家级重点专科肝病科,国际整脊师培训基地—推拿科,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门诊综合治疗区针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皮肤科等临床科室常见病、多发病开展中医综合治疗,治疗区内设颈椎牵引区、腰椎牵引区、中药熏蒸区、中药敷贴区、艾灸治疗室以及中医特色治疗室,开展项目有60余种,科室护士12名,治疗区服务面向全院各科室患者,并在推广中医传统特色治疗外,还给予饮食调养,运动锻炼指导及心理疏导,充分发挥了中医综合治疗的优势。
本次学习考察中感受了岭南地区中医院浓厚的中医文化和先进的服务理念,以及富有特色的中医传统治疗,他们团队化、系统化的科室建设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