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福建中医药大学考察报告
为更好地承接医院“十四五”规划对学科、专科建设寄予的厚望,更好了解如何做好学科的传承创新发展工作,近日,省中医骨伤学科、省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团队相关人员在学科带头人沈钦荣主任中医师的带领下,赴福建中医药大学考察学习。
11日上午,考察组考察学习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在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方面情况。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是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在2018年全国中医医院百强中位列第26。医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项目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9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1 个,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7个,闽医学术流派5个,全国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培育项目2个,福建省高水平临床医学中心2个,福建省高水平重点专科5个、福建省中医重点专科12个。现有院内制剂71种。
在福建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徐顺贵的陪同下,考察组重点考察了陈民藩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和骨伤科建设。
陈民藩,全国名中医,福建省中医肛肠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在中国肛肠界享有盛誉。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现有成员1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8人,中级职称4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1人;拥有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名,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均开展了大量工作。工作室承担全省肛肠疾病疑难、危急重症患者的接诊、转诊、会诊工作,是福建省肛肠病诊疗新技术的倡导者和推广者;主持省部级课题7项、厅级科研课题20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一集闽医传薪录专著——《陈民藩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每年接纳省内外进修生50余人次,承担福建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中医外科学的教学、临床带教任务,每年培养6-8名研究生,每年举办各种形式的国家级或省级学习班及专题研讨会,工作室门诊配备声像传输系统,利于教学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为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提供有力保障。
陈民藩名中医工作室所在的肛肠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福建省中医肛肠病重点学科,华东区域诊疗中心,是福建省中医肛肠医、教、研的龙头。学科坚持中医特色优势,充分发挥陈民藩名老中医及其传承学术团队学术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的特点,并结合当代技术,建立了肛肠病的一整套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技术体系,疗法丰富。专科还研制了包括紫白膏、消炎生肌膏、黄白合剂、黄术胶囊在内的5种院内制剂,临床广泛应用,疗效显著。目前有3个病区,年手术量9000例左右,业务收入近1亿。
骨伤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福建省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作为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分会和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科临床研究所挂靠单位,是福建中医药大学博士、硕士培养点,是福建省唯一的肢残矫治中心,拥有多种专科院内制剂。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骨伤科主任修忠标教授给考察组详细讲解了近几年骨伤科发展的一些成绩,并与沈钦荣教授就如何更好开展骨伤科阶梯式治疗进行交流,特别是如何运用针刀等技术拓展骨科在微创、疼痛、康复方面的发展。
下午,考察组赴福建中医药大学进行调研。福建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有2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有2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研究中心,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8个国家(局级)三级科研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
在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副院长李西海教授的陪同下,重点考察了中国康复产业研究院、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国康复产业研究院为教育部中医骨伤及运动康复重点实验室、数字康复医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研究中心,校党委书记陈立典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研究院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890平方米,共5层。重点研究脑与认知功能康复、骨与关节疾病康复、肿瘤康复、中医康复理论、中医康复技术、传统运动疗法、人工智能类康复装备、康复医疗装备、中医特色康复装备、康复教育与培训设备等。
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聘请国医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研究员担任院长。研究院重点围绕心血管疾病、肿瘤、骨病等方向开展研究,设有心血管病研究所、肿瘤研究所、骨病研究所、中药创新研究所、陈可冀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室、杜建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室和医学实验中心。
完成既定任务之余,考察组一行还打卡了福建中医药大学的网红景点——中医药博物馆。博物馆于2013年建成,展厅6000多平方米,由医史馆(闽台医药文化展区)、人体生命科学馆、康复医学馆、中药标本馆、校史馆等展馆以及“时珍园”药用植物园组成,馆藏之多、价值之高,令人惊叹。
为期一天的考察紧张而充实,让人受益颇多。一个真正完整的学科必须医教协同,产学研全面发展。一个好的学科团队必定懂得尊重“前世”,创造“今生“,规划未来。学科带头人是一个学科的灵魂,是学科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一个好的带头人必须德才兼备。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是学科业绩的主要创造者和执行者,必须做好传承和创新工作,懂得谦虚和积累,才能为学科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力量,成为一个好的继承者。
医院是学科的基础平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向拟重点发展学科进行配置倾斜,提供优先发展的条件,为学科争取各级各类荣誉、称号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