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此次援黔医疗对口帮扶就要结束了,一个月时光说来真的非常快,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与务川自治县中医院的同事们肩并肩,一起为务川地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奋斗过。
初到务川
务川地处云贵高原的东北部,虽地势较缓和,但仍然是山地较偏远地区。2019年4月24日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正式退出全国贫困县的行列。所谓“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说的便是这里。务川地区由于四面环山,气候相对较湿冷,这里有许多老百姓患有颈肩腰腿疼痛、风湿病,以及一些慢性关节疼痛。然而当地医疗水平有限,加之交通不便,老百姓收入不高,很多老百姓生病后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初到务川,我们在务川中医院的同事带领下,组织党员多学科医疗下乡义诊活动,穿山越岭,深入基层,了解当地广大老百姓的需求。
此次援黔帮扶,我被安排在务川中医院针灸推拿理疗科,我的重点任务就是向务川中医院的同事传授小针刀治疗技术、帮助建立针刀治疗室、组建小针刀医疗团队、传授热敏灸技术,帮助进一步提升本科室的中医针灸、针刀服务质量,让更多当地老百姓因中医受益。
从无到有
小针刀是介于针灸针和外科手术刀的一种新型医疗器具,其适应范围广,对各种颈肩腰腿痛、风湿病,慢性软组织损伤,以及多种内科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而小针刀疗法在务川本地并不被人所熟知,真正会操作的医师也寥寥无几。
来到务川县中医院针灸推拿理疗科,表明来意,科室李丽主任、张凤护士长以及其他同事对于我的到来都表示热情欢迎,对于小针刀疗法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李主任及张护士长表示全力配合我组建小针刀医疗团队,并安排科室骨干跟随我学习。由于小针刀治疗是中医微创治疗的一种,需要在严格的无菌操作治疗室进行,而科室并无独立的无菌治疗室。于是我向李主任及张护士长提议,我们一同商议,将其中一间牵引治疗室进行整改,按照标准的针刀无菌治疗室的要求进行布置,包括:针刀治疗床、无菌单、清洁治疗台、紫外线消毒柜、无菌手套、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一次性无菌针刀、换药盒、针刀教学海报等等。经过不到一周的时间,我们迅速建立了务川自治县中医院第一间针刀无菌操作治疗室。
接下来就是对团队组员进行针刀理论教学培训。由于大家解剖基础薄弱,针刀治疗原理不明晰,我们便安排每周三下午进行理论课学习,每天上午门诊接诊、观摩治疗,下午安排实操教学、读片,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动手操作,让团队成员真正从理论到实践上掌握这门技术。在碰到疑难病例时,我们也安排时间进行讨论,并安排远程专家会诊,整体上提高了团队成员的临床诊疗水平。这样经过约2周左右的时间,我们的小针刀医疗团队基本形成,包括5名医生,2名治疗师,3名护士。
从有到优
小针刀疗法因其操作简单、方便,治疗时间短、花费少,效果明显,在这里找到了它的位置,加上适当的一些宣传,患者很快了解并接受了小针刀疗法。通过运用小针刀疗法,我们治愈了一批长期受病痛折磨的患者,也改善了一些疑难病患的症状,这使我们有了良好的口碑,患者带患者、带亲戚朋友前来就诊的不少,这也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团队的士气,提高了科室业务量。在后面的2周时间里,我们继续通过一边理论讲解和一边临床实操教学的方式,让每一位团队组员都得到提高。
除了教授小针刀技术,我还向科室同事讲授了热敏灸理论和操作技术,让科室同事对腧穴及针刺治疗、艾灸治疗有了新的认识,并交流了中医整骨手法、影像读片等知识。蒋凌医师向骨科的同事教授了骨科显微手术的技术,并交流了骨科相关手术及科室发展的一些问题。郭平波医师向超声功能科室的同事交流了心脏彩超检查及血管彩超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方面的工作,我们希望能够让被帮扶的科室乃至医院的整体发展水平得到新的提升,相信他们会变得更加优秀。
一个月的时光很快就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帮扶工作并未结束,我们仍会继续关注务川中医院兄弟科室的发展,我们跟务川的同事们互留了联系方式,今后工作中碰到问题我们还将继续讨论学习,互帮互助。因为,关于帮扶,我们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