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早晨9点27分,我院120接到指令:乐昌苑小区有人晕倒,可能是心跳呼吸骤停。丁锋医师及其120急救小组3分钟内赶到现场,判断病人为心跳呼吸骤停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因心电监护提示心脏停搏,丁锋医师指示边心外按压,边转回医院。接到通知后,急诊科主任立即通知内科医师王丽及护理人员尉红萍等在抢救室待命,做好抢救准备,同时,通知手术室及心电图室即刻赶到抢救室协助抢救。
9点35分,病人进入抢救室,心电监护仍提示心脏停搏,持续心外按压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9点38分,心电监护提示室颤,出现室颤是好事情,因为心脏由心电静止变为有了心电活动。此时的室颤波就象生命的火苗在跳动着,预示着即将消失的生命有可能恢复活力。大家默契地配合完成心肺复苏的系列步骤,沉默地与死神较量着,对恢复病人的心跳充满了渴望。经电除颤后,患者的窦性心律仍没有恢复,继续心外按压并完成心电图、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抗心律失常、纠酸、抗凝等系列处治。这期间病人反复发生室颤、室速,我们也反复除颤、心脏按压,共完成了5次电除颤。考虑到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交感电风暴。在征得家属同意后,立即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随着冠脉血管的再次开通,心电图上抬高的ST段也向等电位线回落了一半。此时,病人的心电活动逐步趋于稳定,室颤也停止了,寂静的心脏有力地跳起来了。经过近2个小时的抢救,终于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患者抢救成功,第一得益于院前、院内高效的CPR;第二得益于医生对病情变化的各阶段精准地判断和处置;第三得益于多学科的精诚协作,心电图室的赵丹丹医生和麻醉科的郑雅芳医师因患者病情变化,曾多次来抢救室协助救治;第四得益于急诊科医务人员为了病人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CPR溶栓时会因肋骨、胸骨骨折而大出血,如果医生不敢冒险一搏去溶栓,那病人真的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这是我院第一例溶栓CPR,它的成功完成标志着我院CPR和急性胸痛救治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学科间协作完成中心静脉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