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病区成功抢救一例罕见成人肠套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19-09-25 : 访问次数: 1707

返回列表
字号: AAA

    9月6日20时44分,43岁的孟先生却因持续腹痛被急诊收入我院消化内科治疗,对症处理后未见明显改善。21时38分,急诊行腹部增强CT检查,CT检查提示肠套并已有缺血、坏死的可能。23时16分,内科请十二病区值班医生赵萍副主任医师行急会诊,赵医师认为肠套叠诊断明确,如不及时手术,肠管有绞窄、坏死的可能,危及生命,建议急诊手术,并将病情告知患者及家属。
    考虑到成人肠套叠多数合并其他疾病,特别是肿瘤等,进一步增加了手术复杂程度、手术风险。患者病情就是命令,我科立即启动多学科紧急联动,赵医师一边转科、谈话,一边呼叫二线,并紧急联系手术室、麻醉科、ICU,手术即刻开始。
    9月7日凌晨2时,由谢立江主诊医师主刀,在麻醉医师、洗手护士紧密配合下,手术紧张而有序的展开。腹腔一打开,眼前的景象还是让大家感到紧张不安,腹腔内有大量淡血性液体,长约0.3米的套叠肠管呈紫色,张力极大,最外层肠壁弥薄如纸样,小肠系膜根部扭转,肠管因张力高而破裂,距离屈氏韧带2米处肠套叠起始端发现肿瘤病灶。套叠肠段减压、手法缓慢复位,然后,发现肠套叠为小肠-小肠套叠,重复套入远段小肠形成3重套叠,套叠肠管总长达0.8米!成人小肠套叠本就少见,如此套叠之情况实属罕见!

    为了患者术后能尽快恢复、减少消化道重建后对粘膜的损伤、缩短肠外营养的时间,谢主任努力复位套叠肠管,并在复位后以温盐水纱布保护套叠肠管,修补破裂的肠段,并把肿瘤病灶一并予以切除。术中经温盐水热敷30分钟,观察肠管血运缓慢恢复,手术历经3个半小时。

    术后,在ICU、十二病区团队的精心医治及护理下,患者恢复非常顺利。术后第2天开始下床活动,第4天恢复进食,术后第5天拔除引流管,12天拆线,进食后未明显不适,排便正常,现已顺利出院。
    该患者的成功救治,再一次彰显了我科快速康复理念、我院多学科联动齐心协力共同处置重大急腹症的能力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附:成人肠套叠大多为小肠-盲肠套叠型,小肠-小肠型较少见,多重套叠罕见,大多继发于肿瘤、息肉、肠腔内异物。术后病理证实本例为Peutz-Jeghers综合征(PJS即黑斑息肉综合征),临床以口腔、足底黑斑,胃、小肠、大肠息肉为特征,且息肉癌变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