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进修,经过两周的学习、交流、观察、思考,收获满满,真切感受到邵逸夫医院管理上的独到之处,感谢医院给予的这次机会。
以前多次在学术会议上聆听邵逸夫医院药学部专家的经验介绍,但这次到现场亲身体验和当面交流,让“高大上”的PPT落地变成现场观摩,感受真实,不虚此行。现将一些感受汇报如下:
一、病区药房
审方系统是邵逸夫医院病区药房工作的一大亮点,此系统是邵逸夫医院自己开发,为全省医院中唯一一家,每天五个审方药师对所有新开的医嘱合理性开展审核,经过审核方可发药,点开任何一条医嘱均可查看医嘱的组套、药品说明书、电子病历等信息,方便审方药师审核,同时对住院医嘱,用事先审核代替事后医嘱点评,更好保障临床用药安全;为保证药品使用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明确规定所有已经包好的口服药和经静脉输液配制中心配制的输液不管价格高低均不得退药;为了方便护士核对口服药,药学部将包药机中裸片进行拍照,照片信息发给各个病区,便于需要时核对,这一点我院已于前期学习并实施。
二、门诊药房
邵逸夫医院是全国第一家提出门诊不输液的医院,门诊不设输液室已多年,急诊科中有一个输液区,但只有二十根输液杆,比我们医院还少。急诊的医生也较少开输液处方,输液区输液病人也不多,并不拥挤。全院对待输液的观点比较先进,真正落实“能口服不输液”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门诊药房每个窗口按后台两个,前台一个的人员进行配比,既多一道核对环节,又加快发药节奏。我们医院人员不如邵逸夫医院充足,尚无法实现每个窗口2:1的配比;各个省级医院门诊处方均不打印,与绍兴的医院截然不同,但邵逸夫医院的门诊系统中显示的处方信息为打印的处方图样,而非我院的处方中药品信息,方便门诊药师在调配处方时获取患者其他信息,也为其不打印处方提供支持;我还特地了解精麻药品的处方管理,他们实现的精麻药品的电子处方,门诊医生在电脑中按设定的模板开具电子处方,在诊室打印后手工签名后由患者去窗口付费再到门诊药房凭处方和收费单取药。目前我院各门诊诊室均未配置打印机,要学习此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临床药师查房
我利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参加临床药学查房,抗感染专业的临床药师带我去医院感染科,恰好那天是俞云松院长带队查房。俞云松院长一开始就要求所有参与查房的进修生、实习生和住院医师复述住院患者的情况概要,不能明确表述的就严厉批评,对其中入院前情况和既往史也要求了解非常详细,强调从细微处入手调查患者发热的原因和治疗手段,床边查房结束后集体对其中几个重点疑难病例开展讨论,讨论过程中为解决问题提出了多个备选方案,其中部分需其他科室协助,讨论结束直接联系其他科室会诊,同时感染科医生也着手解决其他病区发过来的会诊申请和协作要求,医院内部非常团结紧密的科际协作已是常规,“一切为了病人”的思想已深深扎根于医务人员心中。整个查房过程井井有条,俞院长对下级医生的严格要求、细致认真和紧密的科际合作值得我们学习。
四、参加药师门诊
开设药师门诊也是邵逸夫医院临床药学的一大特色,药师抗凝门诊诊室设在心内科的专家门诊旁,每周一、二两个下午,由医院资深的临床药师坐诊,目前诊疗每人次收费十元,主要为心内科及部分外科抗凝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病人的主要来源是医生推荐和病人间的介绍。我在周二下午跟随楼伟建老师坐诊,共接待八位患者,楼老师主要从患者的各项检验指标、饮食习惯、身体状态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出发,调整患者抗凝药物使用量,同时做好用药宣教。楼老师介绍情况时,也笑称调整抗凝药物用药剂量是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出血或形成血栓,经过多年的积累,也已获得临床医生的认可,会把一些难处理的患者介绍给药师抗凝门诊,这既是门诊用药咨询进一步发展的一种形式,也是药师自我提高的表现。当然,纵观我们医院,因此类病人较少,尚不具备开设药师抗凝门诊的条件和水平,但值得关注和学习。
五、其他感受
进入邵逸夫医院就会发现,整个医院的地上、墙上和顶上都是指示牌和宣传牌,多而不乱,统一采用色标管理,所有显示屏均使用LED屏,色彩明亮,引人瞩目。同时,在显眼的地方不断向所有来者强调自己医院的特色,例如:“中国大陆首家通过JCI认证的公立医院”、“全国首家通过JCI和HIMSS7双认证医院”、“中国首家加入梅奥医疗联盟医院”、“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一下子拔高医院的形象。
药房内部的流程中,用扫描枪扫描发票底部的条形码获得病人信息,既准确又便捷,目前我们医院已在实施中;药师发现处方用法有错误的,直接通知开方医生,在不涉及金额的情况下开方医生可在系统中直接修改,而不用病人再去退费重新开方,减少病人跑路,契合目前“看病减少跑”的方向,值得我们学习;门诊药房对所有的工作错误均有记录,包括医生的处方错误、调剂差错等,只要没有造成最后一关的差错,统称Near Miss,必须记录,不直接处罚责任人,并根据记录情况予以奖励,类似我们医院的不良事件上报系统。
邵逸夫医院并不是杭州最大的医院,但肯定是一家管理优秀的医院。我在进修时碰到不少外省来进修的同行,有进修管理的,也有进修业务的,大多数都是奔着邵逸夫医院的高效的动作体系而来,邵医的高效、严谨并注重患者安全和感受为全体同行所称道。虽然时间不长,不能获得全部精髓,但这两周的所见所闻已可以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改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