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安排下,有幸参加第一批邵逸夫医院轮训。邵逸夫医院作为中国大陆首家通过国际医院评审(JCI )的公立医院,2017年又通过国际医疗信息化最高级别认证HIMSS7。在进修的两周时间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既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又有顺畅的操作流程,尤其是一些细节非常精细化的程序设计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邵逸夫医院IT中心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网络安全管理规定、中心机房主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条例、软件设计申请标准、计算机更换标准及数据备份和恢复管理、信息保密管理制度等20个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强化制度权威性、完善性和可操作性。
人员分工细。据IT中心主任叶进明介绍,IT中心本院工作人员18名(包括下沙院区),包括主任、主管2人、助理2人、研发人员5人、硬件管理2人、网络管理2人,其余4人为系统维护人员。硬件外包公司驻点工作人员12人,其中硬件维护10人、门禁管理1人、网络维护1人。软件开发公司驻点人员 3名。每个岗位职责明确,每项工作都责任到人,比如在我学习期间被安排在硬件外包人员值班室,工作人员按星期排班,每星期确定一人值班,上班时间就坐在硬件维修专线电话旁,接到故障电话后能远程处理的就直接处理掉,远程解决不了的就电话或微信其他维修人员到现场解决,并把每一件事记录到一个文档保存,以便日后查看,每位维修人员都已分配相对固定的包干区,确保故障维修专线的通畅及故障能及时解决。明确的分工使IT中心人尽其责、人尽其用。
机房管理模式规范。在2号楼二楼,近100平米的中心机房,除去两个办公室和一个工作维修台,剩下的就是用钢化玻璃隔开的机房。机房里放着整齐的两排机柜,共大约40组,并对每组机柜进行编号,对每个机柜中摆放的服务器和交换机设备也都有清晰的编号及用途说明。据介绍共有100多个服务器,1个双机精密空调、2个立式空调和中央空调为机房的温度保驾护航,UPS则因为体积庞大被安置在地下车库。中心机房内安装监控摄像头,并可通过手机端实时查看。当然,对每一位来访者都进行信息登记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机房规矩。
中心机房内整齐的机柜
邵医的信息系统面面俱到,环环相扣。IT中心原主任是乔凯老师,也就是我们医院上一套HIS的开发者,邵医的核心数据库表结构和好多小程序都是在乔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的。所以大大小小不少于100多个信息系统,部分老程序是用PB编译的,绝大多数是近几年才让其他开发公司用.NET进行二次开发的。程序结构严谨,思路清晰,且为了参加HIMSS7的评审,IT中心又设计了好多个闭环流程,闭环中的每一个节点都非常清楚地记录每一个时间点、每一个执行人,具体做了什么操作,看起来一目了然。
手术室鞋柜、衣柜
手术室鞋柜、衣柜
对信息化既是依赖又非常重视。每个病区都各有至少两位信息专员,一位护理方面,一位医疗方面,专门搜集信息方面的需求并和IT中心对应人员联系协调解决科内信息问题。并会定期召开协调会,对平时模棱两可的需求进行讨论、认证,确需修改的统一口径后提交相关领导签字后提交到IT中心修改。
有特色的电脑屏保。邵医的屏保也是颇花一翻工夫的,电脑静止5分钟左右,屏保就开始滚动播放,这几天播放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议通知和讲课、消防安全知识、登革热预防资料、手卫生知识、着装注意点、医院荣誉、院内主要联系电话及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健康中国的信息。屏保内容每周有专人更新,形式类似于PPT,既达到了宣传的效果,也使电脑上打开的病人信息得到了保护。
保证一人一号,即一个病人一个病历号。病人可以通过微信或自助机或网站或人工窗口都能建档,获取该病人在邵逸夫的唯一的病历号,该病历号的唯一性通过病人的身份证号或病人联系地址加手机的模式来确定。门诊和住院就诊记录均可通过此病历号来调阅,能保证病人信息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通过该病历号或刷就诊卡后可以直接在门诊区域放置的血压机测量血压,测出的血压能直接保存到门诊电子病历中。叶主任介绍,再过段时间,病人就诊后,可通过人工窗口、诊间、微信服务号、邵医健康云平台、支付宝服务窗、自助机、医快付、恒生芸泰APP等方式进行结算,方便简捷。
邵医的胸牌也是有个性的。一方面是工作牌,另一方面可以作为食堂就餐的饭卡,也可以作为各道门禁的门禁卡使用。据介绍,胸牌中有芯片,程序通过芯片来识别人员。每次刷卡都会有时间和地点记录在数据库。所以医院的好多个闭环流程中都会包含工作人员签到时间,就是通过这个刷卡的时间来实现的。
邵医的手术室管理是信息化应用的完美演绎。从刷进入手术室到换鞋、换手术衣都通过刷胸牌完成,每一步操作、每一个时间点都记录在数据库。因为换下的鞋子、衣服都在柜子里,所以整个手术室看起来整洁又美观。
12月6日上午,从庆春院区坐班车去下沙院区一睹芳容。一下车就见到了传说中的直升机。走进门诊大厅,门诊服务一站式窗口齐刷刷一溜排,包括人工收费、自助收费、医保、门办、病案信息、预约窗口,基本上门诊会碰到的问题都能在这个区域解决好。药房的自动发药机显得现代化气息相当浓,配药工作都是通过病人刷就诊卡(或者输入病历号)来获取处方信息并自动分配发药窗口进行排队,前排的药房工作人员对药品再次核对并发放给病人,既节约成本又让病人看得明明白白。还有便捷的院内物流系统,从病区药房到病区的药物配送和部分标本的运送基本上是通过院内物流系统来完成的,节约人力、物力。
下沙院区停机坪
下沙院区一站式服务区
下沙院区门诊西药房发药窗口
下沙院区病区药房院内物流
注重细节。在门急诊区域,每个治疗床旁都能看到一张温馨提示:请您上下检查床时小心,防止跌倒!在医疗楼电梯中也有提醒:请勿在公共场所谈论病人的病情。排队叫号显示屏上和药房待取药名单都会把病人姓名中间那个字用“O”代替,保护病人隐私。每个科室的门后都贴有一张应急预案流程图,以备不时之需。
检查床旁温馨提示
电梯中的温馨提示
排队叫号屏上病人姓名显示情况
门诊药房取药窗口显示情况
全院应急预案流程图
在短短的两周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信息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使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收获的知识在工作中加以借鉴应用,把先进的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一个管理细节,更好地服务病人,推进医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