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双下沉、两提升“医改工程,绍兴市首家省外医联体于2017年9月份在贵州省务川自治县中医院挂牌成立,带着一份责任、一份期望,本人在务川自治县中医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植入带教工作。
初到贵州,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好奇的。汽车驰骋在山间的高速公路上,一股新鲜空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透过车窗朝外望去,满眼尽是连绵不断、层峦叠嶂的山峰,尽是郁郁葱葱、翠色欲流的树林。真在感慨大自然的神奇时,忽然远远地看到半山腰处云雾缭绕,渺渺茫茫,依稀可见稀稀拉拉的人家,真是印证了“白云生处有人家“这句诗词。
来务川之前曾听人说,务川经济比较落后,医疗设施也比较滞后,算是有了心理预期,但当真正看到他们医院时,还是有不小的心理落差。低矮的医院大门,陈旧、拥挤的病房似乎很难跟一个县级医院联系起来,倒与印象中90年代的乡镇卫生院相当。医院没有电梯,运送病人全靠担架人力抬送,到药房提药得由护士用背篓去背,真的佩服当地医务人员吃苦耐劳的精神。尽管如此,他们医院依然获得了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的称号,并且近几年业务量每年大幅提升,我想这得益于他们医院的员工们磨练出了一颗颗艰苦奋斗、团结奋进的心。
我所帮扶的科为中医骨伤科,是贵州省重点学科,有不俗的医疗水平,这就要求我付出加倍的努力与细心方能完成任务。我的工作是教育查房、手术、学术讲座、疑难病例讨论、门诊会诊等。每天早上查完房后就直奔手术室,闲暇时间大家一起总结、讨论,共同提高。经过一个月的共同努力,他们在骨科的治疗前沿、手术细节、骨科抗凝、术后感染治疗等方面均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在务川中医院的帮扶工作,也受到了诸多当地患者的好评。其中有位患有严重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经手术后,得到了很好的康复,那天查房时,他动容地跟我说:“我等了你们好久了,你们终于来了,手术很满意,真的要感谢浙江绍兴的老师。”这让我很自豪,也有一种成就感。
工作之余,也喜欢到附近的农村及街上走走。务川到处是大山,房子大多建在山坡上,要回家必须先爬山。务川的街道也总有一定的坡度,逛街相当于在爬山,所以逛街所需要的活动量相当于我们平原的2倍。走在街上,每当用餐时间,路过餐厅时,总有一股浓重的麻辣味从店内飘出,这好像在提醒你,这是在务川,不是在绍兴。
一月的帮扶工作很快结束了,在那里曾经有迷茫,有疲惫,但更多的是希望和欢笑。真希望能够再次踏上贵州的土地,因为那里需要你,那里更能践行自己的人生观。
医院大门口
早交班
手术中
指导病历
教育查房
病例讨论
骨科病区医生和护士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