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在我院十一病区的“快乐书吧”里,护士长蔡亚兰正和护士一起给十几位老人测血糖,她还准备了搭配好的营养早餐,虽然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但现场氛围却其乐融融,像一场朋友聚会。这十几位老人均为非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他们通过不同的报名方式,参与到这期“糖尿病技能提升课程”。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提升病人的认识和自我管理非常重要,医院每天的门诊量都很大,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面地把相关的防治知识及注意事项传达给病人,让病人真正地接受,常见的大讲堂模式效果也不佳,所以我们内分泌科想到了人数小班化的这种课程,尝试探索能提高教育质量的新形式,真正帮助到糖尿病患者。”蔡亚兰说这是开办“公益小班”的初衷。“公益小班”于2015年开设至今已第9期,每季一期,课程推出以来,吸引了近百名糖尿病患者参加,时常收到患者的感谢信,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护士长蔡亚兰为患者搭配早餐
护士为患者测血糖
“公益小班”由糖尿病专科医生、护士、营养师、运动教练全程参与,真正体现互动性与实践性。我们看到,在“快乐书吧”里,让患者空腹测血糖、学习早餐的搭配是小班课程的第一步。接着,课堂转移到科内小教室,由专科医生为患者讲解糖尿病药物治疗、日常护理等相关知识,由于人数不多,很多患者也比较积极大胆地提问,医生则用通俗的方式解答,形成了很好的互动,现场一片欢声笑语。随后,是餐后一小时的运动指导,老人们跟着运动教练做动作,开始时大家还比较扭捏,后来逐渐放松开来,全身投入大汗淋漓,达到了运动治疗的效果。最后,大家又回到小教室,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学习配餐,掌握糖尿病饮食治疗技巧。俞科岚主治营养师先是教会大家利用公式算出自己每天的合理食量,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食材为大家一一演示如何搭配,细节到面条、水果蔬菜、肉类等我们日常食物的选择,实实在在的内容让患者听得津津有味,互动也很热烈。
专科医生为患者讲解糖尿病知识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运动治疗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运动治疗
俞科岚主治营养师指导患者学习配餐
“精准到位,轻松快乐”,这是家住城南状元新村的任银根老人课后对“公益小班”的评价。任银根已退休9年,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虽患糖尿病12年,但治疗心态和自我管理能力都比较好。通过网络看到报名方式的他本以为这又是一场大讲堂模式的公益课堂,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参与,没想到却收到意外的效果。老人满口称赞,说这样的“接地气”方式让人更容易接受,实实在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对自己帮助很大。
“公益小班”第九期学员合影
“公益小班”开设后能得到了广大糖尿病患者的好评,内分泌科的医护人员下了不少功夫。护士长蔡亚兰介绍,开课前几天,她们会分别安排患者到医院与糖尿病专科医师见面,医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了解,完善相关检查项目,针对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诊疗计划。在每次课程结束后,她们还会进行长期随访,为患者进行治疗指导。
根据糖尿病患者的课堂表现和课后评估资料显示,这种多学科团体的小班教育方式,不仅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而且大大加深了患者对这一慢性疾病的认识,减少了药物治疗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真正体会到科学饮食、合理运动所带来的益处,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技能和自我管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