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首次用胸水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细胞蜡块、免疫组化技术确诊肺腺癌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17-04-05 : 访问次数: 1980

返回列表
字号: AAA

        自我科开展细胞蜡块新技术项目以来,已取得不小的成效,特别是联合免疫组化等手段可以明确一些肿瘤的性质、来源及预后,从而给临床治疗提供组织学依据。
        近来,科室收到一例胸水找脱落细胞标本。患者女性,50岁,因“咳嗽咳痰1月,加重伴胸闷5天”入院,胸部CT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即抽胸水送病理检查。
        经过前期普通细胞学制片以后,显微镜下可见成团成巢的异型细胞,核大、深染,核异型性明显,胞浆丰富,未见明显的角化,通过形态判断,首先考虑低分化非小细胞癌细胞,倾向肺部来源的腺癌。但同时还需要鉴别间皮肿瘤。
        于是,我们把它做成细胞蜡块,然后切片后同时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显示: CK、EMA、34βE12、CK-L阳性均支持肿瘤细胞为上皮来源,HBME、WT-1阴性则排除间皮来源,而TTF-1、NapsinA阳性则强烈提示肿瘤为肺来源。最后诊断为:“胸水涂片”:找到低分化非小细胞癌细胞,考虑腺癌,结合免疫组化结果,首先考虑肺部来源。及时联系临床后,临床再让患者再做一次增强CT发现,左肺部下叶背段团块影,两肺多发结节,高度警惕肺癌伴纵膈淋巴结转移,临床发现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合。该病人家属在借阅病理切片后,去浙一医院会诊,同意我单位病理诊断。
        这是我科首次以胸水液基细胞检查联合细胞蜡块、免疫组化等新技术明确诊断肺腺癌病例。如此一来,该病人在手术前即已明确肺腺癌诊断,使临床医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以便采取更好更合理的治疗手段,如术前放化疗,基因靶向治疗等,从而取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该病人随后在浙一医院做了基因测序,将进一步确定是否可以进行靶向治疗。

 

图示成团成巢的肿瘤细胞

 图示肿瘤细胞核大深染,核异型性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