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医改考察有感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15-10-12 : 访问次数: 1643

返回列表
字号: AAA

         9月底,本人有幸随医院考察组去广东参观学习深圳市公立中医院运行情况。
        经深圳市卫计委中医处处长武肇玲介绍:深圳有经合法批准的中医医疗机构484家,但公立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仅五家,数量较少。与西医情况不同的是,公立中医院在所有中医类医疗机构中所占比重极低,而且深圳民营类中医医疗机构发达,俗称的“楼堂馆所”较多。深圳和我们差不多同时实行药品零差率,不同的是他们中药饮片也是零差率。
        此行,我们参观了两家中医院,并和医院的主要领导及财务、药剂科、医保等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共同探讨了目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医改对医院的影响。
        在整个参观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有三点:
        一、两家医院的药品比例均较低,而且其中中药饮片占比较高。医院通过考核医生的药品比例,限制药品的总用量控制药品使用。经过多年的管理,临床已逐渐适应药品用量控制,很少有超量用药的情况发生。同时医院大力加强临床药学工作,对所有处方和病历均实行合理用药点评,发现不合理的予以扣罚。宝安区中医院规模和我们医院差不多,但在编临床药师有4人,还有2人正在外院进修培训。临床药师对每日的处方和医嘱进行实时点评,发现不合理的用药及时通过系统返回医生,医生拒不改正则扣罚。虽然中药饮片也实行零差率销售,但两家医院均鼓励临床使用中药饮片,而且医院内已形成使用中药饮片的良好氛围,认为中药可以有效集聚病人,复诊率较高,使得中药饮片占药品比例较高。
          二、医院重视中医文化建设、中医氛围浓厚。岭南文化比较推崇中医,中医也根植于当地居民的心中,但深圳作为一个几乎全是移民的城市,当地中医院加强对民众,尤其是外来人口的中医宣传值得称道。宝安区中医院争取政府支持,在本院名老中医资源不少的情况下,继续着力引进外来力量。本次考察时,刚巧遇到医院外聘的正天丸的发明人、南方医科大学田时雨教授来医院坐诊,病人众多,一号难求。作为一个区级中医医院,宝安区中医院还长年聘请院士级专家、国家级名中医来医院坐诊。由于中药饮片也和西药一样是零差率销售,而且医院对外聘专家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成本,请这些专家表面上来看医院是亏损的,但医院领导认为,这样可以扩大医院的知名度,吸引患者,提升社会效益。这一行为已提升到当地政府民生工程的高度,政府提供一部分外聘专家费用减轻医院负担,同时医院通过提高挂号费也可以获得一部分补偿。两家医院的中医力量充足,其中宝安区中医院有国家重点专科一个,深圳市中医院有国家重点专科七个,宝安区中医院是广东省中医药大学的非直属附属医院,深圳市中医院是广东省中医药大学的深圳临床医学院,建有独立的针灸推拿门诊部(院区)和特色专科门诊部。
        三、医院满足多样的病人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两家医院在治未病、康复、肝病、肾病等方面非常有特色,门诊量相当大。两家医院依据当地的饮食习惯还推出了药膳养生、经络调理、未病诊断等个性化诊疗项目。两医院门诊中药房均有三类药房,分为:中药饮片药房(提供小包装饮片)、颗粒剂药房(提供中药颗粒剂)、精品药房(提供精制饮片和单独包装的药食两用中药),根据不同病人需求提供不同中药服务。
总体来说,深圳市作为国家医改试点城市,政府投入大,管理理念先进。他们根据医改要求对药品和中医的管理措施有许多创新之处,值得我们学习。